
环渤海旅行手记(上)【游记系列 No.2】
前言
嗨,又是好久不见啦!
之前在长三角旅游手记里面不是说过这次去珠三角的吗?怎么现在又变成环渤海了?这个嘛… 主要还是因为气候的原因。今年夏天虽然说是北方比较热,但是现在不是已经9月份了嘛,北方气温已经基本上凉下来了,而南方反会更热一点。所以我们就改了一下目的地,改成环渤海了,珠三角的话可能今年下半年我妈去参加广交会的时候会去玩一圈。
这次虽然说是环渤海,但是基本上就是青岛、大连、烟台这三个城市。威海因为有点远,不顺路,所以没去。天津和秦皇岛我是放在京津冀这一圈里面的,到时候明年我爸大学校友聚会的时候再去。另外我前面还回了一趟老家,后面还回了一趟上海,顺便又去苏州见了两个同学,这都算后话了,在这里先按下不表。还有这次出去基本上就都是我做的攻略,所以说玩的会比较爽一点,大部分我想玩的都玩到了,那我们废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DAY 0. 2025.8.28
今天一天要坐九个小时的火车,脚都快坐废了。在火车上看完了《四月是你的谎言》,不得不说这玩意后劲是真的大,特别是最后一集,把我给刀的。强烈建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真的碰都别碰,我还算好的,就最后几集有点忍不住,结果也是看完之后好几天一想到就想哭你知道吗,反正在我这我愿评之为天底下第一致郁神番,太致郁了。
晚上六七点钟到达青岛站,一出站青岛那种文艺气息扑面而来你知道吗,就这个站房就少说有120年历史了(虽然中间重建过),据说是1901年德国人建的,反正我们过几天还要从这去烟台的,到时候再给你们看看里面(我应该拍了吧?)



我们订的酒店就在栈桥对面,离火车站步行也就十几分钟,不远,所以我们就走过去了。这家酒店还挺奇葩的,在一个叫什么山东健康丽呈睿轩青岛栈桥酒店的楼上,要进去的话你还得用那家酒店的电梯才行。这家酒店楼下不远处还有家商场,商场外面还有一家便利店,对面就是青岛最经典的地标之一:栈桥。我们在楼下的商场里面吃了晚饭,上楼办理入住的时候老妈问我这家酒店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太完美了你知道吗”,我说。
虽然从酒店房间的窗户里也能看到栈桥,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在酒店的观景平台上看,海风从海湾向陆地上吹来,吹得人凉飕飕的,下面繁忙的红绿灯不停地变化着颜色,不远处的栈桥人来人往的,桥上的装饰灯带也亮得恰到好处,我听着耳机里放着的《老人と海》,心里想着:
今天晚上算是开了个好头,
明天就要开始了哦?
かっこいいですね!




Part 1. 青岛 QingDao
青岛就是这么一座城市,她兼有着中式的高楼大厦,欧式的优雅,山东人的热情,洋气的外表里包着一颗中国心。她就是这么一座矛盾又包容的城市,当你沉浸在德法的风情中的时候,耳边熟悉又热情的山东口音又会把你拉回现实:“诶几位来这边坐坐?来,看看吃点啥?”
—— 星野乐斗 《环渤海旅行手记》
Day 1. 2025.8.29
一大早起床(其实也没多早啦,9点多才起的),老爸已经出去见朋友去了,今天是我带着我妈和我弟玩。我两个房间都跑了一圈,看来我是最晚醒的(正常)。我们下楼去肯德基吃了个早饭(差点把帽子忘那儿)然后就去直线一百米开外的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栈桥。
栈桥始建于1892年,最初是清朝总兵章高元为军事需要建造的军用码头,1897年,德军从栈桥西侧登陆占领青岛后,在1901年对栈桥进行了扩建,桥身延长至350米,并在桥面铺设了轻便铁轨。此后,日占时期也曾在栈桥举行阅兵。1931年至1933年间,青岛市政当局对栈桥进行了又一次扩建,桥身延长至440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和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回澜阁,从此栈桥正式由军用码头转型为旅游胜地,并在1936年被评为”青岛十景”之首。






不过由于栈桥的建筑风格不是我想来青岛看的,所以我们没有在栈桥过多停留,下了桥之后我们就往中山路走去。一进中山路第一个映入眼帘是一辆流动啤酒车,这种散装啤酒在青岛真的随处可见,一条步行街上基本上每隔十几米就能看见一个,扫码几十块就能接满满一杯。路上的房子真的都非常精美,我们顺势就拐进了其中一栋——中山路一号。





这座房子的故事还挺曲折的,它是1910-1911年由德籍建筑师罗克格设计建造的,原名“青岛俱乐部”,1914-1922年日占时期改为日本守备军军事法庭,1922-1937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作为“国际俱乐部”,1938-1945年二次日占时期又被日军征用,1945-1949年战后初期曾为美军司令住所及俱乐部,1949年后先后成为“中苏友好协会”与“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使用,现在被改造成了兼具餐饮、休闲和商务功能的文化空间“中山路壹号”。我还看到有人来这边开直播。我们本来是进来歇脚的,因为我弟喊累,但是既然来都来了怎么能不拍照呢?于是我妈手机里面就又多了一堆照片,主要是我给她拍的。我还在里面写下了开头那一段出名星野乐斗的文字。(你问星野乐斗是谁?星野乐斗就是我呀,我上个月才起的日文名。我的笔名啦英文名啦日文名啦加起来总共得有十几个,反正爱用哪个就用哪个,有时候多得我自己都记不住呢,还没有加上我还没来得及起的什么字什么号,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哈哈。)



休息够了,我们就继续沿着中山路往前走。逛完了整条中山街,来到了天主教青岛教区圣弥厄尔主教座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霸气是吧?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应该是我去过最恢宏气派的教堂了。这个教堂也是青岛的地标之一,从信号山看下来也非常显眼,哥特式和罗马式混合风格的建筑也非常大气,前面还有一个超级大的广场,真的有一种在欧洲的感觉了。
这座教堂是1932年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设计的,当时最开始的设计方案是计划将教堂建到一百米高的,但是由于二战爆发,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导致建设资金受到了影响,毕娄哈不得不修改图纸,才修成了现在这个将近50米的高度。进教堂的时候要先买票,不过不贵,就十块钱一张。进去之后首先是一个小院子,里面有一尊耶稣的雕像,后面是他们的餐厅管理房什么的,教堂要从一条小路穿过去。








整座教堂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就是它的彩色玻璃了,明明是因为古代技术不足无法提纯出完全透明的玻璃才出现的,但是把它们排列组合出来之后居然能组成一幅画,通过这幅画透射过来的光线投影在地上,五彩斑斓的,而且还非常柔和,给庄严肃穆的教堂不经意间增加了一丝活泼,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设计之一了。在青岛的海边也时常能见到这些彩色玻璃,通常是绿色的,有时还会夹杂着几个棕色的,我猜是船上的碎酒瓶被丢进海里之后海浪冲刷留下来的碎片,它们被海浪冲打得就像鹅卵石一样圆润,光通过它们照射下来投射在沙滩上碧绿的荧光,就像是来自某个远古时期的宝石一样,好像其中蕴含着什么神秘的力量。这应该也可以算是青岛的特色之一吧。
嗯哼,不小心跑题了。我们从教堂出来之后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我之前也有想过每去一个不管是在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教堂,我都要请一本用当地语言编写的圣经,因为圣经是世界上发行数量最多的书嘛,基本上哪个语言的都有,而且还不要钱。我去年去福州玩去基督教花巷堂(就是著名的粉红教堂)的时候就请了一本和合本的,所以这次我想请一本其他版本的。但是我去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却说藏经室关门了,因为管理人员要去吃午饭,所以我就没请到,还挺遗憾的。
从大教堂出来又在一家瑞幸咖啡呆了好久之后,我们打车去了海军博物馆,结果到那之后才发现他要提前预约,而且今天和明天的名额都没了,所以我只好约了第三天的11点钟入场。然后我又在地图上扒拉了几下,一眼就看中了一家巧克力博物馆作为补偿,只不过又要打车回去,因为它就在天主教堂的上面一个街区。这家博物馆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全国好像有四家,名字叫巧克巧蔻巧克力博物馆,是上海巧克巧蔻公司旗下的。里面有各种巧克力雕成的雕塑,据网上说它的门票还能吃,不过我们并没有买送一块巧克力的那种,所以我们的门票就不能吃了。不过盖章还是可以的。
整个博物馆分成四层,参观的顺序是1-4-3-2。一楼主要就是用巧克力做的大型雕塑,不过是用不可食用的巧克力做的,肯定也没有加糖和牛奶什么的,反正应该不好吃。上到四楼首先是巧克力的制作工艺介绍,还有一些精美的巧克力雕塑,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包,看上去就和真的一样。三楼是可可画体验区和放映室,还有集章点。二楼就是一个巨大的巧克力商店了,有盒装的、散装的、黑的、白的、棕的,还有最让我惊奇的是居然有做成麻将形的。可以说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巧克力世界,就差房子本身不是巧克力做的了。
















参观完巧克力博物馆之后也正好到午饭时间了。于是我们就找了一家罗森还是7-11,随便吃了一点关东煮什么的。我和我妈都是那种不用吃得很好,随便吃点就行,但是住要住好的,我爸就是要吃得很好,住哪里无所谓的,于是就导致我们一家出来玩的时候住也得住得很好,吃也要吃得很好。讲真的我真的爱死这种日系便利店了,我在上海的小区里面就有一家,可以说是我就是跟着这种便利店长大的。他们在街上总是特别显眼,清清的门面和招牌,小小的门店,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日系简约风,好像你一进去店员就会跟你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似的。但是很可惜,他们并没有说“いらっしゃいませ”,而是说了一声“欢迎光临”,让我心里面不禁有一种失落感,不过关东煮还是非常好吃的,绝对可以排在我最爱吃的食物top 10里面,而且排名还不低,可能五到六名之间吧。
吃完午饭(权且就叫它午饭吧)我们又去了信号山公园。信号山是一座非常矮的山,总共才98米,爬上去只要十分钟,但是在山顶上却可以俯视整个青岛。山顶上还有一个灯塔,上面有个旋转观景台,就是站上去之后地板真的会转的那种。从那里看出去,整个青岛真的是一览无余。









下了信号山之后已经四点快五点了,我们本来想去小青岛的,(原本安排的是看完海军博物馆之后去小青岛)但是打车的时候那个人说小青岛除了看晚霞很美之外也没啥好玩的,但是今天晚上没有晚霞,所以我们就没去了。他推荐我们去第三海水浴场,那边晚上会有灯光秀,但是那里离我们住的地方实在是太远了,所以我们也没去。我在地图上看中了一个小景点宫崎骏漫画街,就离这里走路也不远,所以我们就去那了。这条街虽然叫做宫崎骏漫画街,但是我目测除了宫崎骏之外,柯南啊、马里奥啊什么的也都有。我还在那条街上看到了一家解忧杂货店,虽然不提供烦恼咨询就是了。








看完这条街之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一个青岛网红墙,这个地方也比较有名,是大学路和鱼山路的路口旁的一堵墙,非常有感觉。排队来拍照的人也挺多的,我们是好不容易抢到了两三分钟没人的间隙拍了几张照。这里的这个红绿灯和路对面的中国工商银行也非常好看。





打卡完这里之后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我们本来想叫车回酒店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很难叫车,我们叫了十几分钟都没有叫到,最后拦了一辆出租车才回去的。
好了,忙碌的第一天终于是结束了。玩的时候倒觉得没什么,写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今天原来玩了那么多地方啊。这第一天就差不多够我一篇文章的长度了。不过来这里必须吐槽一下青岛的地铁系统,超级离谱。你比如说我今天安排的路线,明明这么顺对不对,但是每次我们想坐地铁的时候都发现去哪儿都要至少转一次车,基本上没有直达的,而且地铁站离景点还非常远。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的地图,信号山地铁站离信号山至少还有一条路的距离,人民会场站(离海军博物馆和小青岛最近的地铁站)走到海军博物馆至少要七八分钟,到小青岛更是要十几分钟。更离谱的是栈桥,它的地铁站居然在青岛站那边,所以为什么我们昨天是从青岛站走路过来的,这也是原因之一。讲真的这个地铁系统到底是谁设计的,我真的想给他拖出来骂一顿。
Day 2. 2025.8.30
今天从一早上开始就一直在下雨,噼里啪啦的,害得我们在11点之前根本出不了门。我们好不容易挑了个雨小的时候出来了,但问题是我们车还没到呢,雨又开始变大了!没办法,出租车司机只好先把我们放到一个公交站避雨。幸好我听了我老妈的建议换了一双凉鞋才出的门,我弟可就不一样了,他主打一个不听劝,结果没走两步鞋就湿透了。
我们等了得有十几分钟,雨才渐渐小下来,但是我看天气预报说半个小时之后还会下雨,就提议说要不然我们先回酒店吧,等明天再继续今天的行程,后面在烟台玩的那一天直接取消掉就行了。我妈的心态就是来都来了干脆先把这个景点看完,于是我们就往八大关的方向走过去。
八大关是青岛市南区一片临海的街区,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命名的八条主要道路而得名。它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街,也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风景胜地之一。这个街区里面共有4个最有名的建筑,分别是为丹麦公主所建的公主楼,蒋介石曾经住过的花石楼,著名影后蝴蝶曾经来拍过电影的蝴蝶楼,还有西班牙风情馆。其中公主楼、西班牙风情馆和蝴蝶楼可以买套票,花石楼只能单独买票。我先去参观的是蝴蝶楼,然后是公主楼、西班牙风情馆和花石楼。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公主楼啦,无论是房子本身还是里面的各种家具、内部装饰,都是这四个楼里面最精致的,当然配色也是最漂亮的。花石楼虽然外观看上去很像欧洲的城堡,但是内部装饰太中式了,我不是很喜欢。西班牙风情馆则有一种狂野的感觉,感觉和他们的斗牛文化非常符合。非常搞笑的是靠近楼梯的那边有一个大喇叭,一直在放“楼梯狭窄,请勿在楼梯间逗留”,我听成了“楼梯狭窄,请勿在楼梯间斗牛”(什么奇奇怪怪的胡建口音),很有西班牙风情了哈哈。































































我在参观八大关的时候还顺便去了一趟青岛第二海水浴场。这次来青岛没有怎么安排海滩,因为在我印象里青岛不是那种海滨度假城市(就……不知道为啥)。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在大连安排了整整一天的海滩时间,所以在青岛就只是踩了踩水而已。我本来是准备走到那边那个海堤上的,但是我妈不愿意陪我去。其实我个人还是很喜欢那种感觉的,站在海堤的尽头,四周都是无边的海水,吹着海风望着海水与天空交际的地方。只是可惜那天的天是灰的,要是蓝的就更好了。






逛完八大关最后一个楼——花石楼之后,我们就打车去了青岛啤酒博物馆。博物馆外面有一条街,就叫“啤酒街”,我们就在那条街上吃了午饭。青岛啤酒博物馆也是在全国都非常有名的一所博物馆了,它就是由最开始的青岛啤酒一厂的厂房改造而成的。整个博物馆的亮点之一就是它那极具辨识度的青岛啤酒绿的外墙,还有房子上面的三个啤酒罐,给整条街都带来一种奇特的气氛。因为我弟和我妈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就只给我买了票,他们在外面等我。
整个博物馆分为A馆和B馆。A馆简单地讲述了一下青岛啤酒的历史。这个啤酒博物馆最开始是德国人建的厂房,在这里使用德国的啤酒工艺酿出了第一杯青岛啤酒。后来日占的时候这个厂房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之后中国人才第一次有了青岛啤酒的自主权。然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怎么怎么样了什么的。后面的内容就比较无聊了,都是像之前我去过方太的展馆一样,讲青岛啤酒获得的各种什么荣誉啦、他们企业的品牌观念啊什么的。
B馆我认为就会更好看一点,它就是之前啤酒厂的厂房,现在用来展示啤酒的制作工艺,里面有各种制作的机器什么的,还有流水线,当然还会有原理介绍。在B馆的中间还有一个小酒吧,只要买了门票就可以领一杯啤酒,据说这是刚生产出来最原浆的啤酒,在啤酒博物馆外面是喝不到的。这杯就也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杯酒。
由于之前没喝过什么酒,所以啤酒的口感我也不好评价。不过借用我同学的一句话啤酒就是难喝一点的汽水而已嘛。喝完了之后继续往前参观,讲真的B馆是真的大,前面至少还有一般的路才参观完。参观到最后是一个酒吧,但是我看里面除了啤酒之外其他的啤酒相关的东西也有卖,比如说啤酒冰淇淋什么的。里面还有一个醉酒屋,就是进去之后可以模拟喝醉酒时候的感觉,还挺好玩的。




































从出口走出来之后我发现我离入口已经有三四百米的距离了,但是就这么长的距离在馆里面还是要转来转去的,由此可见这个馆有多大。我在里面至少也转了两三个小时吧。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到下午五点了,所以我在和我妈我弟汇合之后,就决定步行去台东步行街吃晚饭。
台东小吃街也算是青岛有名的小吃街了。这里的小吃可谓是琳琅满目,每一样都不带重复的。但是很奇怪的是,这里的小吃口味都偏咸辣,和青岛本地的口味截然不同,直接导致我们三个吃不了辣的基本上都没吃啥,就只买了三四样吧。但我可被主街上的小米vivo店给吸引住了。他们两家虽然最近没出什么新品,(Vivo Vision 不算,反正在青岛也没有体验的)但是他们两家的ultra都有摄影套装啊,这个可太对我胃口了(虽然现在买不起呜呜)于是我们又在两家店里面耗了一个多小时才回酒店。





这个时候你可能要问了:诶,我记得你不是出来的时候说就把八大关走完就回去了吗?确实啊,我也想回去啊。但问题是天气预报不准啊。我每隔一个小时就会看一下天气预报,然后天气预报每次都说一个小时后就会下雨的。我就想着那就趁没下雨的时候多在外面玩会儿吧,然后就到晚上了。看来是老天不让我们回酒店啊。
Day 3. 2025.8.31
今天我们就只玩了海军博物馆这一个点,从11点进去一直到下午快四点才出来。由于我们今天要赶五点的火车去烟台,所以就没有去其他地方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注意,是国家级的哦)一共分为馆外展和馆内展两部分。馆外展就是之前的四艘老战舰还有两艘潜水艇(都是之前服役过退役下来的,其中济南舰还是全国第一艘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呢!),馆内展则是正常的那种展馆。今天我们去的时候潜水艇的预约已经被约满了,只有战舰可以不用预约就能上。我们只登了其中两艘:济南舰和鹰潭舰。
这还是我第一次上这种退役的老战舰参观呢(?应该是吧)。看得出来两艘战舰保养得还是挺不错的,里里外外应该都重新修复过。船的甲板上吹海风一直被我认为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即使它停在海湾里。不过除了海风,船的内部才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军舰来说。所以说当我弟给我打电话叫我来看军舰的内部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炮台底下强烈又柔和的大风(什么比喻)去找他。虽然这艘船的内部开放给人参观的地方不多,只有下层甲板的士兵宿舍和食堂,但是它不开放给大家参观的地方很多呀!而且这些地方明显之前是允许人参观的,地上还贴了“参观路线”的标志。虽然有可能因为来参观的人太多,上层甲板被封了,但是它旁边有两个一米多高的缝隙,正好能让我们钻进去,而且也没贴什么“禁止参观”之类的
所以在参观完人挤人的下层甲板之后我弟提议说要去上面看看我就欣然同意了。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上面除了我们两个之外一个人也没有,简直就是VIP级的待遇嘛。上面主要就是一些高层军官宿舍啊什么的,还有会议室,地图室和驾驶舱,反正比下面好玩多了。济南舰的会议室里摆着邓小平来视察时题的字和照片,我们就坐在他当年坐的位置上。驾驶舱则是最好玩的,有各种我们之前完全没见过的设备,特别是还有一些发射导弹用的电脑,只不过已经断电了。我本来还想用它来上我博客呢!
我们在济南舰上玩了整整一个小时才舍得下去,然后又对另一艘军舰如法炮制。不过那艘舰艇上面就没有济南舰那么好玩了,驾驶舱也感觉小了一圈,没有济南舰那么大气,里面还积了一滩水。我一看,原来是通往露天甲板的门开了。等等?通往顶上的门?这艘舰艇的顶上是可以上去的!我们上去玩了一会儿,不过我害怕另一艘军舰上的保安看到我们,所以没玩多久就又下去了。
我们在这艘军舰上也待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快到两点才舍得离开。等进到馆内展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在军舰上玩那么久是对的。这个博物馆的展厅可谓是又臭又长。第一展厅讲的是我耳朵都听起茧子的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第二、三展厅讲的则都是我们党的英明领导,从1949年讲到2025年能开三个展厅也真是够厉害的,只有一些八九十年代的老物件和中国与其他国家联合演习的内容我还刚兴趣一点。第五展厅我就干脆没去。所以说这个博物馆只有不开放的地方才是最好玩吗?有点幽默了。





































































































从海军博物馆出来之后,我本来想去一下小青岛的,但是商量了一下发现时间不够,所以就没去了。去烟台还是从青岛火车站走的。本来说要多拍一点照片的,但我翻了一圈发现就只拍了几张,所以就只能这样啦~
OK,坐上去烟台的火车,这里如果写“虽然车晚了几分钟,但是随着火车缓缓向前开去,我们在青岛这三天旅程,也终于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的话就完美了,但问题是这辆车子是往后开的啊!
往后开的啊!
后开的啊!
开的啊!
的啊!
啊!
不信?有视频为证。
至于原因嘛,我猜是因为这趟车是青岛到烟台的摆渡车,就和地铁一样执行完一趟任务就得立刻执行另一趟的那种。然后它有可能从烟台过来的时候晚点了,所以乘务人员也没来得及把座椅转回来。我上车时也看到了,好像就我们这个车厢的座椅没转。于是,我们一车厢的人,带着一种怪异的气氛,踏上了去往烟台的旅途……
Part 2. 烟台 YanTai
“与青岛相比,烟台似乎是一座特别安静的城市,没有过多的花里胡哨,也没有排着长队的车水马龙。可能是因为我们到的时候正值淡季的第一天吧。它没有那么光彩夺目,如果把它和青岛放在一起,也没有什么能与之比拟的长项,但是它也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安静的美。如果说青岛是欧洲城堡中的贵族千金,那么烟台就像一名秀丽的渔家女孩,赤着脚站在柔软的沙滩上,金黄的头发随风飘扬,清澈的眼瞳眺望着远方深邃的大海。”
—— 星野乐斗 《环渤海旅行手记》
Day 4. 2025.9.1
昨天晚上床实在太热,本来想在沙发上躺一会儿让床凉快一下的。结果居然在沙发上睡着了。今天的行程是烟台一日游。我们订好了今天晚上从烟台港坐船到大连客运码头的船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在一海之隔的大连了。
吃完早午饭之后,我们穿过朝阳街往烟台山那边走。这条街始建于1872年,自1861年烟台开埠后,这里逐渐成为外国商贾和机构的聚集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街上已云集了众多洋行、商号、银行、邮局和娱乐场所,中英文招牌比比皆是,被誉为当时的“华尔街”。街上还有孙中山先生曾经下榻过的克利顿饭店,以及华北地区享有盛誉的金融机构福顺德银号旧址,现在被改造成了钟书阁书店。我和我爸主要是进去钟书阁里面看了看。


朝阳街走到底就是烟台山的入口了。烟台山也不高,才42.5米,比信号山矮了一半。自1861年烟台开埠后,先后有英、美、法、日等17个国家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洋行、教堂等机构,使烟台山拥有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也是亚洲现存最完整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之一。山上还有冰心纪念馆和龙王庙什么的,不过我没去。烟台山和信号山一样最上面都有一个灯塔,也是可以看到整个烟台的景色。这个观景台是开放式的,而且还靠海,在上面吹风非常舒服,我们在上面待了好久才下来。









下山之后我们就打车去了烟台第一海水浴场,中间还顺便在罗森吃了个饭。第一海水浴场的水质最近不是特别好,海边全都是海草。据DeepSeek说这是山东半岛特有的季节性海藻大爆发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内营养物质过于丰富、温度升高和陆地排放的废水中包含的氮磷等元素引起的海藻爆炸式生长,被洋流和海浪拍上岸后就形成了“绿潮”,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在每年的五到九月最常见,入秋之后水温降低这种现象就会好很多。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绿潮的最后一个月,所以还是会有点影响。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一块海湾侧面比较不受影响的地方玩了好久,大概从两点玩到四点吧。然后才去今天最后一个景点——渔人码头。
从第一海水浴场到渔人码头正好可以搭上烟台最著名的公交线路之一:烟台17路双层巴士。这趟公交车沿着滨海路行驶,旁边一路上都是烟台梦幻的海岸线,是烟台最早开通的旅游公交线路之一。车辆还流传着很多爱情故事,甚至因为17路的“爱在17(一起)”的寓意,还有人专门用它当婚车,可以说是烟台最浪漫的公交线路了。下面最后一张是我下车后给它拍的一张照片,蓝色涂装的车身,车头橙色的文字,正好和蓝调时间蓝橙渐变色的天空不谋而合,应该可以算是我坐过的公交车里最漂亮的了。强烈建议如果要坐的话一定要在蓝调时间来体验一下。




烟台渔人码头没有太多历史,是在2006年才开始建设的。但我认为它的魅力完全不下于其他任何百年港湾。旁边的欧式建筑也别具一格,应该算是市政规划里少有的成功案例了。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正值 Blue Hours,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月亮却已经高悬空中了。深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水,中间被一层紫色的云层所覆盖,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真的超级出片。



















我们在渔人码头的时间基本都花费在拍照和感叹“好美啊”上了,等我们缓过神来,天已经全黑了。晚饭我们在哪吃的我已经忘了,不过因为晚上我们还有船,所以我们在酒店休整了一番(顺便还去逛了一下附近的商场),十点钟我们就到了烟台港。
我们这次订的船是从烟台港开到大连湾的“渤海玛珠”号大型客滚船,晚上10点40分开,凌晨5点40分到。它隶属于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日从烟台港首航,在投入运行时被誉为全球最大、最先进、最安全、最豪华的客滚船之一。
排队上船的人是真的多,我们排了整整15分钟才上去。我还是第一次坐这种大型轮船呢!我们原来订的是三等B的六人间,我爸觉得应该不会有人和我们一间,结果我们刚放下行李没多久就又有两个人进来了。所以我们就升舱到了三等A的四人间。
然后我们就去甲板上看开船了。开船比预计的时间晚了十分钟,10点50分才有人上来解缆绳。我们一直看到船只驶出港口,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岸边的灯光了才回去。今天还有一只船和我们结伴而行,我觉得应该是本来10点20就应该开船的渤海翠珠号,这多少让人安心了一点。不过别管这么多了,还是先把渤海玛珠号逛完吧。我和我弟把渤海玛珠号让游客自由活动的7、8、9层甲板几乎每个角落都逛了一遍。配置还挺豪华的,常规的超市、娱乐区、餐厅什么的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卡拉OK和棋牌室呢!我们俩兴奋得简直要飞起来了!上下楼的楼梯都至少被我们踩了十几遍,毕竟第一次坐这么大的船嘛。




















我们忙活到12点半才勉强被我妈叫回去睡觉。明天一大早我们就会在大连的土地上了。以后每往北走一步就都是在刷新我去过最北的地方的记录了。不过由于篇幅原因我决定把这部分放在下一篇文章里面,毕竟已经一个多月没更新了嘛。那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可以期待一下下一篇啦,我们下次再见!